医学免疫学基础
发布时间:2021-07-05  来源:中国医药学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医学免疫学基础

一、课程概述

医学免疫学属于基础医学学科,但同时具有医学和生物科学学科特性,是医学和生命科学的一门基础性及根基性课程。医学免疫学基础是免疫学的前端和基础课程,为高级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免疫学工程、疫苗学等应用性免疫学课程学习奠定学科基础。医学免疫学基础主要论述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人体免疫细胞的发生、发育和分化的机制、人体免疫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讲述人体免疫应答的规律、机制及其调节、免疫应答的作用及其效应机制;阐明免疫系统结构及功能异常导致相关疾病的机制及后果;概要性阐述原发及继发性免疫疾病和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原则。本课程是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药学及医学相关学科研究生的必修课程。

二、先修课程

本课程适宜于有一定医学、药学或生命科学专业本科学习基础的研究生学习。修读本课程应具备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生物学、分子及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学生具备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学科知识将更有利于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课程目标

医学免疫学基础作为免疫学的前端和基础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免疫器官的结构及其功能,熟悉重要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分化机制,掌握人体免疫应答的规律、机制及其调节、免疫应答的作用及其效应机制,熟悉免疫异常导致相关疾病的机制,了解原发及继发性免疫疾病和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原则,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高级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等应用性免疫学课程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学生将掌握基于问题和系统的学习方法及免疫学实验技能,通过相关文献的课外阅读,了解免疫学的前沿知识及发展动态。

四、适用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基础医学(1001)、生物学(0710)、临床医学(1002)、口腔医学(1003)、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04)、药学(1007)等一级学科目录下的各二级学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也可作为免疫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进入免疫学专业学习的课程。

五、授课方式

本课程主要釆用课堂理论大课授课、小班PBL讨论教学和操作技能实验教学等方式进行,同时应注重新媒体、线上多媒体课程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地利用图片、动画、视频、虚拟现实(VR)等手段,提高和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六、课程内容(主要章节)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如免疫的定义及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反应的基本类型、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等。

■重点:免疫反应的基本类型;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

■难点:免疫系统功能的生理和病理特征。

第二章 免疫器官

主要内容: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与功能;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重点: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与功能。

■难点:淋巴结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 免疫细胞

主要内容:免疫细胞的分类及特点;固有免疫细胞的组成、特性及功能;适应性免疫细胞的组成、特性及功能;抗原递呈细胞的种类、特性及抗原递呈途径;其他几种主要的免疫细胞。

■重点:固有及适应性免疫细胞的组成、特性及功能;抗原递呈细胞的种类及抗原递呈途径。

■难点: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及表面标志;抗原递呈途径及其异同点。

第四章 抗原

主要内容:抗原及其特性;T细胞抗原表位和B细胞抗原表位;抗原的分类;超抗原;佐剂。

■重点:抗原的分类及其特性。

■难点:T、B细胞抗原表位;超抗原及其相关疾病。

第五章 抗体

主要内容:免疫球蛋白/抗体的基本概念;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辅助结构;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免疫球蛋白的类与型;免疫球蛋白V区及C区的功能;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抗体的制备及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

■重点: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区及功能;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难点: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第六章 补体系统

主要内容:补体的概念与组成;补体受体及补体调节蛋白;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旁路激活途径及凝集素激活途径;补体激活的调节;补体与疾病的发生、诊断及治疗。

■重点:补体的组成及激活途径;补体激活的调节。

■难点:补体激活三途径的共同点与异同通路。

第七章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主要内容:细胞因子的基本概念与种类;细胞因子受体;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与疾病的发生、诊断及治疗。

■重点:细胞因子的种类与疾病的关系。

■难点:细胞因子及相关受体。

第八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主要内容:白细胞分化抗原(CD分子)的概念与功能;黏附分子的种类与功能;黏附分子缺失与临床疾病。

■重点:CD分子及黏附分子的种类与功能。

■难点:黏附分子缺失与临床疾病。

第九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主要内容: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基因复合体的基本概念;HLA-I类抗原的结构、分布及主要功能;HLA-II类抗原的结构、分布及主要功能;HLA的生理学意义及HLA与疾病的关系;HLA与同种器官移植、输血反应的关系。

■重点:HLA基因复合体的结构及其遗传特征;HLA-I类及II类抗原的结构、分布及主要功能。

■难点:HLA-I类及II类抗原的结构、分布及主要功能。

第十章 免疫应答

主要内容: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固有免疫识别的分子机制;固有免疫应答的过程与效应;固有免疫异常与疾病;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念、分类;TD及TI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识别与效应。

■重点:固有免疫识别的分子机制;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及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难点:T、B细胞的激活与效应机制。

第十一章 黏膜免疫

主要内容:黏膜免疫的基本概念;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黏膜免疫的效应机制及应用。

■重点: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黏膜免疫的效应机制及应用。

■难点:黏膜免疫的效应机制及应用。

第十二章 免疫调节

主要内容:参与免疫调节的分子及其调节机制;参与免疫调节的细胞及其调节机制;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重点:参与免疫调节的分子和细胞及其调节机制。

■难点:参与免疫调节的分子和细胞及其调节机制。

第十三章 免疫耐受

主要内容:免疫耐受的概念与分类;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免疫耐受与临床。

■重点: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

■难点: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

第十四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

主要内容:抗原-抗体反应相关的检测技术;免疫细胞的检测技术;细胞因子的生物活性

■重点:抗原-抗体反应相关的检测技术;免疫细胞的检测技术。

■难点:免疫细胞的检测技术。

第十五章 免疫学防治

主要内容:人工主动免疫(预防性疫苗);人工被动免疫;我国儿童计划免疫常用疫苗及程序;基于抗体的治疗策略;细胞免疫治疗;细胞因子治疗;免疫增强与抑制策略。

■重点:基于抗体及细胞的免疫治疗策略

■难点:基于抗体及细胞的免疫治疗策略。

七、考核要求

1.本课程考核将以期末考试与平时评价相结合:成绩包括两部分,平时成绩和课程结束时考试。平时评价包括作业、课外阅读、讨论参与、实验课等。期末考试为课程结束时的集中考试,考试题型包括概念题、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为闭卷考试。

2.考核标准为测试学生是否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实验设计和操作。综合考试成绩达到70分合格。

八、编写成员名单

熊思东(苏州大学)